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一、项目背景
《江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江西要成为全面开放的内陆双向开放高地,立足区域联系,把握城市发展宏观格局,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全球化视野拓展市场空间、配置资源要素,促进市场深度开放、内外一体开放、进出双向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
同时,打造统筹协同发展新格局,细化空间尺度,探索城市微观问题规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规划先行,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权威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形成普遍均等、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强化赣州市在“苏区振兴”战略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使之成为最具潜力、支撑全省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
二、项目构思
研究立足于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紧扣《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任务、目标与要求,从人口、产业和服务设施三个维度,对赣州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尊重大数据阐述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用大数据分析厘清城市发展现状,把握城市特征,发现现存问题,为赣州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三、技术创新与特色
本研究的突出特色为应用了多源数据分析技术, 使用了包括手机信令数据、互联网LBS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传统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类型,使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分析手段,结合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将多种来源、多种粒度、涉及多个行业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将多种城市问题进行联动思考,激发数据价值。
大数据城市现状分析的优势在于:一是准确,样本量大,能够反映城市真实状态;二是精细,时、空间细粒度,不局限于行政边界;三是以网络方式呈现,反映要素间联系,体现区域关系;四是动态,体现时序性变化,从时间维度刻画特征;五是时效性好,数据获取及时,体现城市最新特征;六是具有综合性,数据内容多元,相互支撑、耦合分析。
研究内容以对接赣州城市总体规划的需求和任务为主要目标,为总规的编制提供明确的、可佐证的、定量的现状分析,共包含三个部分的分析内容:1)城市人口时空活动评估,具体包括人口规模预测、城市间空间联系评价、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识别等内容;2)产业发展分析,具体包括市域、四省交界和省域产业综合发展状况分析、企业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产业资本对外联系分析等内容;3)设施评估与优化建议,具体包括:设施空间分布与类型构成、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评价等。
四、实施与影响
研究从以下多个方面对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1. 发展战略
分析了区域间人口与经济联系,明确了赣州对外人口、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为城市开放对接战略提供了落地支撑。
2. 区域地位
以区域对比梳理区域关系,厘清了赣州在四省交界地区区域中心地位的有利地位和现状潜力。
3. 空间格局
从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识别了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趋势,识别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城市轴线。
4. 城市规模
估算了市域与市区的实有人口,支撑城市规模的确定;工作日/节假日、昼夜分时段体现空间职能。
5. 产业发展
基于企业级数据分析了城市各细分行业发展趋势,识别主导产业,挖掘产业发展潜力。
6. 公共服务
识别设施供给真空区,耦合人口数据测算实际服务能力,指导以人为本的设施布局。
7. 平台工具
打造了面向城市规划管理者的专业化城市管理研究工具,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植入大数据智慧分析能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