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福州市位于中国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于1986年获批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将福州等1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由此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落实工作正式拉开帷幕。随着一年多来试点工作的实施,本研究团队在福州市做了很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及智慧管理模式探索,在项目工作中发现,由于福州市历史建筑存在数量多而杂、权属复杂、立法缺位、资金匮乏、人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特点,当地历史建筑管理部门很难通过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可视化展示技术等智慧技术与管理部门业务需求深度融合,促进历史建筑管理流程再造,寻找到一条历史建筑活保护活利用的最佳途径,让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更科学化、科技化、透明化、便捷化,已成为历史建筑行业管理者迫切关注与亟需解决的难题。
福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主要存在数据管理与业务管理两方面的问题与需求:
(1) 数据管理方面:目前福州市历史建筑信息主要以规划资料和研究资料的形式存放于不同部门,而此类资料格式基本为纸质形式或PDF格式电子文本、JPG格式图纸,类型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利用率极低,难以进行智慧化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
(2) 业务管理方面:福州市历史建筑相关业务工作主要包括历史建筑日常巡查以及建设审查相关的养护、修缮、迁移、抢险加固工程等,目前福州市历史建筑业务管理仍采用人工填报纸质工单进行业务流转,日常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此外,由于作业人员现场发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向上级反馈,导致管理层无法及时掌握一手数据,容易造成监管不力。
针对数据管理需求,本项目一方面构建一套数据生产工具,将各类基础地形数据、规划成果数据、普查统计数据、档案数据等历史建筑数据,按照福州历史建筑数据标准体系,进行编码入库,减轻数据生产部门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构建一套数据库系统,实现历史建筑数据标准化、统一化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业务管理需求,本项目一方面构建历史建筑巡查管理功能,现场巡查人员通过手机APP进行巡查问题实时上报,管理人员通过网页端系统进行巡查监管;另一方面构建历史建筑建设审查管理功能,你历史建筑建设审查过程中各类电子资料归档、查询、资料导出。
本项目基于目前各地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模式经验以及已开展和正在开展的管理研究,深度分析福州市历史建筑管理者在历史建筑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以规划思路探索历史建筑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管理系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历史建筑智慧档案库,减少过去在纸质数据整理、查找和核对上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历史建筑数据管理成本;其次,通过M/S与B/S混合构架和WebGIS技术,实现对历史建筑巡查管理等业务的流程化管理,实现基层作业人员与监管人员之间信息互通,减少信息孤岛,为历史建筑管理流程再造提供平台支撑;最后,以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为切入点,通过RFID及互连技术等增强用户体验与用户参与度,加快促进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
本项目建设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管理系统,为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提供了数字化的历史建筑档案库,减少了过去在纸质数据整理、查找和核对上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了办公效率,降低了历史建筑数据管理成本;此外,在本项目中,一方面通过移动端系统实现了历史建筑问题实时上报,辅助管理者及时发现历史建筑现存问题;另一方面构建了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详细记录了每一个历史建筑的年代信息、现状信息、养护记录、问题记录、修缮记录等,还通过数据分析该历史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辅助管理者提前做好了应对方案,避免了突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历史建筑查询
巡查信息管理
现场定位与导航与巡查信息上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