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 城市简介:赤峰是内蒙古东部城市,玉龙之乡,红山文化的中心!
• 项目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 甲方目标: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指导未来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便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实施。
• 项目难点:项目的规划目标很明确,但是规划内容不明确。本项目作为“景观系统规划”项目,在国内尚属首例,在规划方法和内容上没有法定依据。而一个城市的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内容之多平添了这个项目的难度,可以说,目力所及的问题都是景观问题。项目最大的难点在于用一个怎样的框架,针对性的解决城市中繁琐的景观问题,并且掌握好合适的深度,项目成果既能体现城市景观规划的系统性,又要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控制性。
• 初步思路:摒弃一般规划的目标导向,本项目以问题为导向,同时充分听取赤峰市民的心声,针对性的梳理赤峰中心城区的“核心”景观问题。
• 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规划首先构建“总”“专”“重”梯级递进的规划框架,分别从城市整体、景观专项、地块控制、重点营造等层面解决相应的问题。从总体层面提出规划理念、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在景观规划方面发力不足的补充,同时指导专项部分的规划。然后从专项层面针对城市景观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并且用规划导则的形式直观的引导景观建设。最后针对赤峰重点的特色景观,打造“只属于赤峰”的特色景观,重塑赤峰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和赤峰市民心中的美丽城市。最后用地块图则、特色景观图则的形式,实现对地块未来规划建设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 创新与特色:
1. 三维城市技术:本项目引进并使用三维城市技术,对大尺度项目调研、规划表达、数据计算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技术的使用在风景园林中心尚属首次,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 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本项目涉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规划、落地实施等多个层面,有很大的“纵深”,同时涉及城市中几乎所用的板块,有很强的“广度”,设计师需要进行“跨越式”的思维,并且做到”身在庐山中,可识庐山真面目”。这在景观设计师的常规工作中,是一次突破,项目组所有成员在工作中学习,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3. “三问”的方法:一问赤峰大地,规划采用现场调研和三维城市调研等新技术,找寻城市景观的主要问题;二问史、问书、问数据,首先收集赤峰文化相关的书籍,详细的查阅,同时拜访了很多文人专家,进一步矫正规划思路。三问赤峰市民,历时两年,与当地赤峰学院合作,进行了多次的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那里,获取了切实可行、“属于赤峰”的规划办法。
4. 眺望系统:秉承“望山看水记乡愁”的初衷,针对眺望系统,实现了“三维模拟”“数据支撑”和重点景观控制的结合,科学的引导地块的建设和建设高度的控制。
5. 强调规划实施:规划成果包含总体说明书、专项导则、地块图则、特色景观图则,系统性指导景观的建设。在成果方面,实现了景观设计目标与城市规划方法的充分融合,增强了景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
充分发挥规划师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城市中错误的开发建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采集等方法,收集了赤峰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合理的方式,扭转了城市建设中错误的方向,帮助市政府“决策者”决定着正确的决策。在目前国内的城市建设中,某些政府的“观望””屁股决定脑子”的形势下,为了城市的更好建设、国家的更好发展,发挥规划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很有必要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