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此为投标中标项目
一、项目简介:
柳家坝新区,地处达州北门户,位居州河东岸,已纳入达州城市总规范围,规划总面积4.8平方公里。项目通过梳理柳家坝价值,运用数字化场地设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提出柳家坝新区城市定位和城市设计方案。新区总体定位:“山水休闲新区、生活品质之城”。新区业态定位:商业、居住、教育培训、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生态休闲、健康养老。新区功能分区:生态休闲区、旅游休闲区、健康养老区、文化创意区、教育行政区、生态居住区六大版块。新区10大重点建设项目:巴文化风情商业街、时光达州、七彩花谷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达州城北综合发展的门户新区。
二、项目内容
1、确定文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开发模式。
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出发,深度剖析柳家坝新区面临的4大核心问题,①人口问题:规划区位于城市北端门户,如何实现对周边人口的集聚;②竞争问题:规划区如何避免与周边地区的同质化,实现与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③产业问题:规划区如何实现职住平衡,避免成为有城无业的睡城、有业无城的鬼城;④生态问题:规划区如何利用山水空间格局,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根据达州柳家坝新区基地特点、相关上位规划以及各方诉求,按照生态导向和文旅休闲导向的开发方向,确定柳家坝新区“文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开发模式,具体包括景城一体、产城一体、文城一体、产城融合。
2、精细化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山水景观基底。
山地城市相比于平原城市,其山水景观更具特色、生态系统更加敏感、地质构造更加复杂,因此,规划通过对基地高程要素、植被要素、水体要素、生物物种要素、斑块要素、廊道要素等进行分析,得出整体生态评价,对规划区进行精细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从而保护山水景观格局、保障生态系统循环、保证安全限制要素。
3、数字化场地设计,有效控制开发成本。
规划利用Infraworks 360、Civil3D等三维软件工具对基地内的道路、场地进行直观的、可视化的精细设计。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对原控规的棋盘式路网进行局部调整,有效避让山体和优质景观资源,形成依山就势、布局灵活的规划路网;结合原有地形,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场地地形进行部分平整,并细分台地,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同时,数字化设计使得基地内部的填挖方工程量大大降低,有效控制了开发建设的前期投入成本。
4、成地模式因势利导,打造“山韵水城”。
通过GIS地形模拟分析,对基地内呈现的平地、台地、多丘、浅山四种地貌特征施行因地制宜的建设策略。分析各地貌特征的交通可达性、景观资源、规模、地形复杂程度等条件,赋予其相应的特色功能、建设强度、建筑形式,从而提升场地的利用效率,打造极具达州特色的“山韵水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