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一、 项目背景概述
中国航空博物馆1986年建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汤山脚下,现为空军装备部直属的正团级建制单位。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北京市和昌平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空军上下26年的艰苦努力,在一个简陋飞机洞库的基础上,逐步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航空博物馆,规模位居世界前五、亚洲第一。先后成功举办世界航空百年展、中国航空百年展、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和亚太航模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活动78次。累积接待观众2000余万人次(2011年达120万人次),其中包括172个国家和地区的军政要员及各界人士。国家、北京市以及军队领导曾多次莅临视察指导。成为展示国防科技工业、中国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光辉历程、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载体,首都文博事业和京北旅游经济区的重要一环,开展爱国主义、国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先进集体、海外华人眼中的科技北京新八景,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国防和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航博现有的用地规模和各项设施,已不能满足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扩建航博,完善功能,丰富文化内涵,对于全方位展示空军文化建设的成就,对于引导空军广大官兵热爱空天、建功空天的共同理想和远大抱负都具有重要意义。
委托清华同衡·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开展“中国航空博物馆扩建项目开发规划”工作。
二、 建设理念设计
我们提出:“建设博览中心 ,代言空天文化,对接文化之都 ,助推昌平发展”
三、 发展目标定位
我们提出:“打造国家航空航天文化博览园”的定位策略
1. 打造世界一流航空航天博物馆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文化强国战略要求航博必须做大做强,全面综合发展;
2.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世界文化中心城市的决定要求把航博建设成为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地;
3. 空军与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电科技六大国防军工集团于2008年签署了《共建航博倡议书》 ,决定联手打造空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的窗口;
4. 作为中国唯一的航空类专业博物馆,必须建成综合性、多功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四、 开发策划
建设一园两区的总体开发格局:
一园----国家国防科技和航空事业文化博览园。拓展功能,把航博打造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和航空事业历史、装备的收藏、研究、交流和宣教中心,航空会展、竞技、培训、空天文化创意和通用航空产业开发基地。
两区----文化博览区和产业博览区。文化博览区主要在航博现有馆区面积及设施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和局部扩展,充分实现展示、研究、教育、竞赛和保管维修等核心功能。产业博览区是拟新建园区,主要包括会展、培训、体验、文化创意、通用航空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五、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的新亮点
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整合劳动人力资源的新契机
经过专题研究测算,实施上述规划项目将引入约20亿元人民币的建设投资;通过举办大型会展、国际赛事,开展产业研发、影视拍摄,组织飞行体验和培训交流等活动,航博接待人次将从120万人次/年增长到500万人次/年,特别是高端客流的增加将极大促进消费水平的增长,保守估计每年将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5亿元人民币,为周边地区带来间接经济效益40亿元人民币以上。按照文化旅游产业每一万平米拉动750人就业的标准,保守估计将为地方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