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规划理念
从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出发,采用“集中型、组团式”规划布局。
把握21世纪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塑造“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
利用成熟技术及经验,建设现代化、生态化、环保化的“绿色校园”。
从开放办学的指导思想出发,描绘开放型、交流型的的校园格局。
把握前沿科技创新,实现网络化、智能型的教育模式。
坚持合理有序发展的规划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
通过有效控制与资源互补,打造经济型、节约型、共享型的现代校园。
规划特色
通过现代手法,营造古典书院宁静儒雅的气质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本规划通过儒家合院的类型再造,和谐构筑多层次的校园交往空间,注重校园人文景观意境的营造,使济宁一中成为具有中国儒家书院高雅气质的现代校园。
通过景观再造,展示湖光水色、自然生态的新校园
校园景观规划中适当营建水景和水系,已是目前设计界惯用的思路。本规划以各功能组团围合成校园中心景观区,结合景观主轴及中心绿地,营建主题湖景,为师生提供高品质的室外学习和休闲环境。校园景观中绿与水的结合,彰显运河文化,使新校区良好的融入北湖新城绿地景观及水系的整体脉络之中。
提倡低碳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约型新校园
绿色校园的理想延续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时至当下主张低碳环保的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建设绿色校园的必然选择。通过提高绿地与水面的占比,同时将成熟的生态节能技术运用于校园建设之中,从而保证低碳环保的理念得以实效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约型新校园。
规划分区及规划结构
“七区”
在教学、生活、运动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将校园细分为七个功能片区——主要教学区、实验实训区、中心景观区、对外交流区、生活服务区、体育活动区、预留发展区。各区既自成体系、功能明确,又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充分满足校园各项功能要求。
“两轴”
在地段范围内打造“一纵一横”两条景观轴线。
“一纵”即“中心景观轴”,即校园核心功能区域的主要景观轴线,从南至北400米,贯穿校园南北核心区域的主要景观节点,有入口广场-主校门-办公楼-中心集会广场-图书馆-图书馆后广场等景观,以图书馆这个标志性建筑为高潮,以图书馆后广场为延续。
“一横”即校园南区东西向景观轴线,依托道路两侧的学校主要建筑及景观,此轴与南北向中心景观轴于校园中心集会广场处交汇。
“一环”
“一环”即“校园核心功能环”,围绕中心景观区,布局主要教学、实验实训、生活服务、对外交流等校园核心功能。“一环”将学校主要建筑群、场所和园林景观有机串联,成为有纵深感和不同层次的校园空间序列,充分展现济宁一中新校园的整体风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