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该项目用地面积约180.24公顷,地块位置:北、西至外环路,南至天津大道,东至新九路。规划用地由两部分组成,地段中部的新二路以东,新七路以西,盘山路以北为还迁区,用地面积约为94.87公顷,其余部分为出让区,用地面积约为85.37公顷。此项目用地已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功能布局结构基本上延续了控规的布局,按照“中心——邻里——组团”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核两轴两带多节点 ”:一核即位于地段中心区的商业办公核心,两轴即在核心区交汇的两条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轴,两带即沿东西两条景观水系结合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用地内的两条特色景观带,多节点即多个组团的邻里中心形成组团商业及配套设施节点,使得整个新城规划紧凑高效,富有活力。
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180.24公顷。
设计时间:2010年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尊重上位规划条件,秉承低碳可持续发展思想,针对本区域特点,拟定本地区的设计愿景为:“低碳住宅”、"活力社区"、"花园新城"。
1、基于“紧缩城市”思想,通过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更有效的把土地价值利用,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强调集中与遏制、公交与步行,以分散化的集中模式实现城市集约性与环境舒适性之间的平衡。
2、基于“新都市主义”理论,建成有活力的社区环境:在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注重各种功能活动的多元均衡混合,强调公交与步行,增加社区活力,环节城市交通压力,解决社会分异带来的负面影响。
3、基于前瞻与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充分依托本区内生态优势,并把区内各种绿化生态要素整合起来,形成生态系统绿网,将可持续的理念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将水系、不同功能、层级的生态基质系统化,创造邻里生态中心,强化水系功能,努力形成花园新城。
4、基于与城市和谐共生原则,以塑造理想新城为目标,将地方文化记忆融合在当代城市景观的塑造中,实现城市历史延续性。同时关注各类人群,特别关注弱势人群,倡导混合居住,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构建各得其所、邻里和谐的社区公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