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上街区地处河南省中部,郑州市中心城区的西部,距离郑州市中心城区约38公里,东临荥阳市城关乡,西、南分别与高阳镇、刘河镇毗邻,北部和王村镇相连。
打造生态工业城市,体现上街新形象
强调资源利用集约化,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的多极运用。规划中还采取了符合开发模式的设计,注重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联系,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不仅符合生产经济要求,还符合城市社会功能要求。
营造自然景观,展示绿色城区风采
规划利用现有的陇海铁路两侧300米的绿化带、现状上街铝厂与现状建成区之间的200米城市景观绿化带、规划区南部高压线绿化隔离带以及规划区东部滨水绿化塑造上街自然舒适宜居的城市新形象。
本次概念性城市设计规划范围北起规划松花江路,南至万泉河路南部,西起规划昆仑路,东至规划千山路,规划用地面积41.11平方公里。
陇海铁路主线从规划区北部穿过,并在上街铝厂北部设有货运车站。连霍高速从规划区北侧经过,连霍高速出入口与规划区内昆仑路相连。310国道从规划区南部经过,向东与荥阳、郑州相连,向西与巩义、洛阳相连。现状道路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方案布局介绍
功能布局
依托现有和已确定的路网形成组团式布局模式,同时利用新增的水系和绿化带将各个组团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陇海铁路西北部结合体育休闲发展点布置体育休闲区,体育休闲区内设置配套的公共设施和部分居住用地。
陇海铁路东北部布置道北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带内设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居住区。规划结合陇海铁路北侧的现状货运火车站布置仓储物流区。
规划区中部洛宁路以西结合现状上街铝厂布置西部铝工业聚集区。
规划区中部洛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至规划区南部的锦江路以北,规划结合现状建成的公共服务区和生活区布置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组团与组团间以公共绿化通廊相互联系,同时各组团分别由绿廊通向核心区。居住区与居住区间布置更高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规划区南部锦江路以南,规划结合现状阀门园区布置310国道沿线装备制造业基地,基地内设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居住区。
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规划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用地内部的道路网络系统与周边城市路网衔接,其次是区内各主要功能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后是各功能板块内部的交通联系。
绿地系统
改善现状条件,塑造上街自然舒适的城市环境:在规划设计中,除了满足使用需求的建设量以外,规划尽可能的恢复用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并通过各种手段利用现状沟渠、防护绿带、洼地等进行改造,塑造上街区自然舒适的城市环境。
立足于系统完善,建立网络化的城市绿化体系:网络化的绿化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指陇海铁路两侧的绿化带、现状上街铝厂与居住区之间的生态绿化带、规划区高压线防护绿化带相互交织成的生态绿化廊道。
第二层次是指以沿着城市主干道两侧的绿化隔离带和左照沟公园以及规划区东南部河流两侧的滨河绿带为骨架形成的“四横五纵”的绿化网络。
第三层次是指以西南部生态控制区及各组团内部的公共绿地为主形成的主次绿化节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