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总体规划在有效保护、恢复和维持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资源的人文和生态环境优势,开拓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主,度假旅游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将岘山建设成为: ——城市生态的绿色屏障、人文荟萃的文化明珠; ——襄樊市民的郊野游憩公园,环城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 ——争取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规划将岘山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游览区、游乐区、休闲度假区、接待服务区、生产经营区、居民生活区、生态墓葬区、特殊用地区等九大类功能区。根据景观特征和游赏需求,将57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八个子景区。 真武山-羊祜山景区规划依托真武道观、马跃檀溪、襄樊铭、烈士陵园、天峰晴眺等景点开展宗教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游等活动。 岘首山景区规划依托岘首山、观音阁、凤林关遗址及汉江渡口等开展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景区包括历史文化游览区和自然野游区。 万山景区规划依托神女解佩传说、汉皋台、幽兰寺遗址、张飞井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滨水绿洲生态资源,开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 习家池景区规划依托习家池古典园林、谷隐寺开展历史文化游览、宗教文化游览,凤凰乐园部分则结合襄樊采石场的改造开展运动、生态休闲等活动。景区包括历史文化游览区、运动休闲区和接待服务区。 龙井湖景区依托龙井水库周边丰富的水环境和较优美的森林,发展森林旅游、野生动物园科普游,景区包括自然野游区、野生动物园区和接待服务区。 扁山主要发展生态旅游,包括严格生态保护区、自然野游区和接待服务区。 黄龙观景区规划依托青山绿水、乡村果园等开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景区包括居民生活区、生产经营区、自然野游区。 黄家湾景区依托顺安山、旄旗山的部分山林和张冲水库,开展度假旅游、运动休闲等旅游活动。包括自然野游区、休闲度假区、运动休闲区、接待服务区等。 详细规划目标: (1)生态恢复与功能置换并重 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使采石场破坏区域的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改善景区整体生态环境,使人为原因导致的景区局部生态退化的趋势得以缓和;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为生态恢复区注入新的旅游内涵,完成功能有效置换,达到管理与经营、社会和文化效益等多方面共赢; (2)展现汉代园林风采 注重习家池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优化周边环境,延续汉代山水园林的文脉; (3)营造真武胜境,净化周边环境 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历史和宗教文化特色,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整治、襄水檀溪的水系整理、周边旅游线路的组织,提升旅游品质,实现景区内重要资源的旅游环境优化,成为古城游览的重要补充。 其中,习家池景区是在习家池汉代园林遗址的基础上,结合古典园林观光游览、乡村休闲度假 和宗教文化游览活动需求,遵从史料复建习家池园林。主要分为景区入口区、习家池园林游 览区、园林休闲度假区、宗教文化游览区、游览服务设施区。 凤凰乐园景区以一处以植物景观游赏为核心,结合运动休闲、科普教育等活动,提供市区大众休闲的一处综合游憩场所。主要由景区入口区、植物景观游赏区、科普教育区、游览 服务设施区、儿童游憩区、休闲运动区组成。 真武山景区是为以宗教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主的文化观光景区。主要由入口区、道教文化 观光区、道教文化休闲区、山林游憩区、三国文化观光区、餐饮服务区和购物服务区共七个 部分组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