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AND SCENERY
摘要:濒危世界遗产指的是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分析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规律,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参照。研究表明:洲际濒危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非洲的濒危世界遗产数量最多,且濒危率最大;濒危世界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亚洲,濒危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非洲;从纬向分布上看,濒危世界遗产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978年以来濒危世界遗产的演变大致可以分缓慢增长阶段(1978~1991年)、快速增长阶段(1992~2004年)、起伏调整阶段(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类型结构相对平衡,从侧面说明世界自然遗产更容易“濒危”;世界文化遗产的濒危率较稳定且数值较小,但世界自然遗产则完全相反,这可能与自然遗产地主要遭受人为因素影响并且数量相对较少有关;相较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濒危世界遗产数量增减较小不同,亚非两大洲数量波动较大,可以认为亚非两大洲的濒危遗产数量增减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濒危世界遗产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濒危世界遗产;空间分布;时间演变
引言
濒危世界遗产指的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下文简称《名录》)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强调应该把《名录》看成是由“需要立刻采取行动和帮助的受威胁遗产”组成的名录[1],也是“基于谨慎评估并用于动员国际合作和主要捐助者的优先发布的名录”[2]。但各缔约国对《名录》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厄瓜多尔、洪都拉斯等)主动将本国遗产列入《名录》,以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解决其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也有的国家将《名录》看成是一个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避免的“批判”[2],并极力避免本国遗产列入《名录》。事实上,不管是把《名录》理解成为“保护世界遗产的一种重要手段”[3 , 4],还是将其看成是“没有保护好遗产的黑名单”[5]或者“不光彩的被告”[6],《名录》都客观上都促进了当事国改善遗产保护状况,以及国际间的保护协作。过去30多年里,已经有26处濒危世界遗产因为保护状况改善而成功“脱危”。
……
【全文点击】潘运伟-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特征研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